TW_DIDA 台灣國防產業協會 Taiwan Defense Industr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

最新消息

NEWS

110.04.07 - 110.04.07

【相關新聞】 創未來科技》晶片模組一條龍服務 站穩國防航太戰場 學霸教授擠掉外商 通吃陸海空大單

\

王毓駒研發的晶片(左)、模組(右),具有成本、輕薄、低功耗等優勢,在市場殺出一條生路。

今周刊1268期 2021-04-07 撰文/王子承
轉貼自https://www.businesstoday.com.tw/article/category/183015/post/202104070030/%E5%89%B5%E6%9C%AA%E4%BE%86%E7%A7%91%E6%8A%80%E3%80%8B%E6%99%B6%E7%89%87%E6%A8%A1%E7%B5%84%E4%B8%80%E6%A2%9D%E9%BE%8D%E6%9C%8D%E5%8B%99%20%E7%AB%99%E7%A9%A9%E5%9C%8B%E9%98%B2%E8%88%AA%E5%A4%AA%E6%88%B0%E5%A0%B4%E3%80%80%E5%AD%B8%E9%9C%B8%E6%95%99%E6%8E%88%E6%93%A0%E6%8E%89%E5%A4%96%E5%95%86%20%E9%80%9A%E5%90%83%E9%99%B8%E6%B5%B7%E7%A9%BA%E5%A4%A7%E5%96%AE

走進創未來科技位於新竹的實驗室內,一個比人高的「創」字就靜靜立在角落,除了代表的是公司以外,這個「創」,其實還有個特別的來歷——「交通大學」。

 

創未來科技執行長王毓駒,原本是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副教授。而這個創字,正是當時王毓駒與學生們在學校為了「創新」走廊課程所製作,王毓駒在二○一八年時辭職,與幾位學生、朋友一同成立創未來科技,而當時因為公司名有個「創」字,就把這個裝置藝術一併帶進公司。

 

王毓駒當初以不到三十歲之姿即在交大教書,他回憶,心裡一直有個創業的念頭,只不過當時產業還未成熟,「自己看得也不夠廣,需要花時間搞清楚是怎麼回事。」而在擔任教授幾年後,有感於供應鏈環境日漸成形,「我看到一個滿大的趨勢,需要全心全意地去做。」也讓他決定在一八年辭職創業。

 

創未來科技成立短短三年,憑藉超薄型陣列雷達、衛星通訊系統兩大產品,在航太、軍事領域中闖出名號。

能夠研發出這麼先進的產品,還得從十五年前王毓駒的博士研究講起,「我的指導教授是全球第一個把相控陣列做進系統單晶片(SoC)的實驗室,我也參與其中。」把相控陣列做進單晶片究竟有多重要?王毓駒解釋,主要和新一代衛星的需求有關。

 

過去,雷達多由不同模組拼湊而成,但隨著通訊傳輸速度愈來愈快,雷達組成也會因為模組變多而愈來愈厚重。新一代的衛星考量了設計、製造與發射成本,不但追求輕薄,也重視通訊品質與效能,SpaceX就是追求衛星外觀設計輕薄的重要代表。

 

而創未來設計的超薄型陣列微型雷達,正因為把相控陣列做進單晶片中,不僅減少了雷達厚度與通訊功耗,偵測掃描範圍還較以往擴大,種種優勢,都讓航太、軍事領域關注到創未來的技術。

 

成立150天奪太空中心訂單

 

擁有優異技術,讓創未來成立僅僅五個月,就拿到了台灣國家太空中心訂單,近年甚至取代外商、進入國家太空中心第三期太空科技長程發展計畫。王毓駒透露,「未來太空中心兩到三年發射的衛星,其中的通訊、雷達模組就會由我們提供。」成立至今三年,創未來拿下的航太領域訂單更已來到五百萬美元(約一.五億元新台幣),成為公司主要營收來源。

"

回消息列表

BACK TO LIST

110.04.13 - 110.04.13

【相關新聞】首艘萬噸兩棲運輸艦「玉山艦」下水 總統:國防力量更堅實

110.03.31 - 110.03.31

【相關新聞】帛琉總統訪屏東罡旻企業公司 讚台灣造船技術很棒